诗豪词宗放异彩  五龙课堂竞辉煌

发表时间:2018-05-12 10:38

诗豪词宗

放异彩

2018年5月3日,成实外五龙山校区首届青年教师“五龙杯”课堂大赛决赛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初中语文组的马杰老师和高中语文组的费睿智老师在上午的赛场“狭路相逢”!两位老师以不同的风格,沿着文本、文人、文学、文化的路径,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瑰丽世界,为听课老师们呈现了别样的课堂风采!

成实外集团教学质量部潘部长,新都区教研员胡婷婷老师,新都香城中学语文教师以及本校的青年教师一起观摩了马杰老师的《“诗豪”刘禹锡》和费睿智老师的《声声慢——一代词宗李清照》。

马杰老师执教《“诗豪”刘禹锡》,直抛问题,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启发思考,刘禹锡为什么有此美誉;接着,教师用“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一语开启了探究之旅。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一起探究了《秋词》、《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人形象,更探究了促成诗人品格的社会原因,一起拓展了语文课堂的深度。学生们积极对学、认真群学,吟读文句整齐有致,情感真实奔放,颇有风采。

本堂课在师生诵读中结束:

师:英雄者,不改本色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师:豪情者,从不消极人生

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信仰者,人生前进的根本

生: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生:五龙学子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马杰老师在上课——《诗豪刘禹锡》

费睿智老师执教《声声慢——一代词宗李清照》,以李清照的人生阶段和生平代表作品作为支点,撬开孩子们的思维之门。初读感愁绪,再读明诗意,三读入诗境,四读悟诗情,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学生放飞思绪,细细品味李清照词中的“三杯两盏淡酒”,身临其境感受易安的一生愁苦,苦在山河破碎而颠沛流离,苦在命途丧夫而孤孀寂寞,苦在经学纬识却后继无人。


费老师在上课——《声声慢》

课后语文组成员在朱艳斌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评课总结。区教研员胡婷婷与集团教学质量部潘部长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

胡老师认为:马杰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注重细节、追求深度、趣味十足的课堂!只是在呈现“课堂兴奋点”上还应多加设计,所谓“课堂兴奋点”即是学生的整体兴奋程度。因此马杰老师的成功在教师本身的表现。费老师善于发现新意、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费老师的成功在学生的表现,但是在课堂深度问题还可再发掘。胡老师最后小结:语文课堂应该是不断埋下“问题种子”的深度课堂,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课堂。

      胡老师在评课      

新都区教研员胡婷婷老师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潘老师则把问题具体化,提出了系列解决的方法。对于马杰老师的《诗豪刘禹锡》,潘老师认为入职不到一年的马杰老师敢于采用一些非常有新意的材料,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设计课堂,增强了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体现了其锐意进取的勇气,是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教师。课堂上如果能够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出诗豪的“陋室”、南阳“诸葛庐”与西蜀“子云亭”内涵上的异同,能够抓住学生发言关键词对“晴空一鹤排云上”中“鹤”的内涵,《陋室铭》中“铭”的具体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那么,马老师的这堂课就不仅仅是一堂“好玩”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更会是一堂青春的“审美”的,以精神感染学生的课堂。

      潘老师在评课      

对于费老师的《声声慢》,潘老师指出:课堂情景创设巧妙、教学设计精细、意象把握准确、学生参与积极,这些作为竞赛课来讲都是加分项。如果能够将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出更好的层次,对文本意象再进行纵深上的探究,让学生能够和词人一起寻寻觅觅,找出哀怨情愁,家愁,最终将“愁”的内涵落脚到个人之愁与家国之愁,感受到作者的家国情怀,或许,这堂课将更能绽放出现实魅力。

胡老师和潘老师都指出,年轻即是亮点,两位青年教师展现了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的风采,这是两堂非常有意义的课。“五龙杯”即是青年生命的拔节。

一次赛课,两位前辈引航,让语文课堂再次吐露芬芳。本次赛课的过程,是实外五龙全体语文人群策群力,共同耕耘的过程。初赛时,互相倾听,坦诚意见;决赛前,提意见、提举措。赛课凝聚了全组的智慧,让小伙伴们在夹磨中收获成长。赛课落幕,马杰老师和费睿智老师为青年教师们树立了榜样,胡老师和潘老师则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法和方向。


诗豪词宗放异彩,五龙课堂竞辉煌。语文领我们这群人畅游在文字的长河,将思想作船,化勤奋为帆,向着闪耀的未来张帆远航。

欢迎关注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五龙山校区@cd_efls_wlsc

图文  |  语文组

审稿  |  周    密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