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青春· 担当

发表时间:2017-11-28 09:42

点击上方蓝字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    

  关注我们

祖国· 青春· 担当

铭记历史  难忘12.9

写在前面

82年前的“一二·九”,学生们奔走呼号,担负起救亡的使命,时光荏苒,历史的绵延构成当下的记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积贫积弱的模样,担负起了大国该有的责任,在这座时光生长的校园里,我们的青春又该如何为祖国而绽放?

01
part 1

如果不是那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

如果不是那反动政府的妥协退让

我们应该还是朝读暮写的书生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 。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件,策动华北自治,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南京政府当局继续对日妥协退让,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

华北自治意味着什么?

02
part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华北危急,国家危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谁说迂腐懦弱是书生

放下笔杆

我们就是中流砥柱


在“一二·九”运动中,中共发挥了领导作用,图为共产党人黄敬坐在电车上发表爱国演说。

1935年12月9日上午10点半,新华门前汇集了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十多所学校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请愿学生高举着旗帜,手持标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
学生在街头发表爱国演说,启蒙民众,呼吁普通民众加入抗日的洪流。

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的杂志《大众生活》,对“一二·九”运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这本杂志在海外读者中影响巨大,平均每期销量高达10万份。

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学生与镇压的警察搏斗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学生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03
part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士

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

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了希望

书生的呐喊汇成了一股洪流

——全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救亡图存迎来了它早该有的高涨局面

——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年后,青年的奔走呼号,

他们的声音在西安上空响彻云霄

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活动,直接推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全民族武装起来,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有着统一的指挥,保卫河山,浴血奋战。

04
part 4

时代塑造了永恒的“一二·九” ,“一二·九”给了我们新时代的使命: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招聘信息请点击: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招聘公告

 图文:刁礼霞

         编辑排版:刁天影

审稿:周密

关于我们

咨询热线:028-6524 7782  

咨询热线:028-6162 2555  

校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街99号

咨询处:学校大门口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