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外五龙参加“教育之本”研讨会纪实发表时间:2017-11-17 16:01 ![]() 点击上方蓝字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 关注我们 ![]() 实外五龙参加“教育之本”研讨会纪实 ![]()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1月16日,正是在这样橙橘收获的好时节,实外五龙路校长一行六人,受邀参加了新都一中迁校典礼暨国家中心城市的教育之本研讨会,参观了新都一中的校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
01 会场掠影 李博士主旨演讲 国家行政学院李清泉博士在《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讲座中结合自身的“转向”经历,引经据典地论述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及启示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光绪帝在京师大学堂的演讲,到鲁迅的《呐喊》,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李博士在说到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立德、立人”时,从《论语》、《学记》、《诗经》等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古典文化中汲取深刻的教育启示,为学者与教师之间搭建起智慧的桥梁。 道德文章改变不了世界,只有依靠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去不断实践,那么什么能够改造人呢?唯有教育,而教育之本是德才兼备的先生,有诗情和担当的教育者,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 02 教育论坛:《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 杨润勇老师提出未来的学校应该走向教育家办学的新理念,要求教育家要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做教育科研。他认为成为一个教育家,应该要做到三点: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站在教育一线。对于教育家办学需要真正的科研,那什么是“真”、“实”的科研呢?他说到:“真”“实”的科研必须要以课题研究作为依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去发现问题,并用规范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创新的观点。最后他将中小学校做好真正科研的基本策略归纳为3个善于(善于定位、善于选题、善于推进)、3个强化(强化反思意识、强化问题意识、强化课题意识)、4项注重(注重方法、注重文献、注重假设、注重成果)。 研讨会现场 ![]() 肖巧玲老师做了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新生态的构建”的报告,她将生态学和教育教学做了完美的结合。“农田生态系统里,物质是单一性的,生命是不公平的;雨林生态系统里物质是多样化的,生命是公平的。”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机械式重复学习的人,所以教育教学中也应实现从农田到雨林的变革。这些变革自然而然的带来了学校组织方式的变革,未来的学校应该思考到底什么是课程,学校中要开设怎样的选修课程更利于我们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作为人的不可替代性。
![]()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做了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万人课堂” 的报告,用大数据来关注学生、课程、空间结构。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课堂正在悄然的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在逐渐向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学习过渡。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差生无发言权、教育无法真正的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问题,罗院长介绍了两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未来课堂和翻转课堂,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双透彻清亮的眼眸。
![]() 此次研讨会,齐聚教育专家,讲座中所有思维火花的碰撞,都为教师的成长种下了星星火苗。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平生一大乐事,然而现实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就要求老师做到“因材施教”。“人皆尧舜,重在教育”是新都一中带给我们的触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师德给我们的感动;实外五龙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奠基! ![]() 招聘信息请点击: ![]() 图文:林娜、肖莉 编辑:唐杰雅 审稿:周密 咨询热线:028-6524 7782 咨询热线:028-6162 2555 校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街99号 咨询处:学校大门口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