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发表时间:2017-10-30 22:05作者:实外五龙语文组

永远在路上

记实外及

实外五龙语文组

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为促进两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实外及实外五龙两校于2017年10月26日,在实外一环路校区开展了语文组“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实外教育集团潘明霞部长,实外刘元华副校长、实外五龙教学质监评中心主任周密老师及两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同课异构”主要通过观摩实外五龙罗诗瑶老师和实外胥敏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教学研讨,实现“老促新以,以老带新”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准备初期,语文组全员首先在组内进行一轮说课,通过投票的形式决定三位老师试讲,接着选定一位,小伙伴们集思广益为其打磨课堂。虽然最后讲课只有一人,但这堂课包含的是大家智慧的结晶。

实外五龙罗诗瑶老师讲课中

此次“同课异构”的内容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寓言四则》一课,罗诗瑶老师选取了《寓言四则》前两篇文章,从“情节、语言、寓意”三个层面进行学习,学生们先朗读,后品读,再悟读,在学中展,从展中学,充分体现出实外五龙“导、学、展、评、测”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在《狮子和蚊子》一文的教学中,罗老师用两幅简笔画让蚊子“决战前”和“落网后”的形象更加生动,加强了学生理解,也调动起学生积极性,让整堂课的氛围轻松有趣。

实外胥敏老师讲课中

实外胥敏老师用《蚊子》一诗激趣导入,接着以“蚊子真的打败了狮子吗?”“狮子受伤是蚊子造成的吗?”两个问题,发散学生思维。随后,胥老师由“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一话题引出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胥老师浅文深教,从他人读不到的点出发,紧扣矛盾,步步深入,让寓言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

实外教务处郭欢副主任主持评课

同课异构结束后,由实外教务处郭欢副主任主持进行了课堂点评,两位老师先对自己的课进行自评,再由两校语文教研组长分别进行点评。接着实外五龙语文组的周密主任围绕“分裂”、“温暖”、“明亮”、“成长”几个关键词发表了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感想。

实外五龙语文组陶新老师作点评

实外语文组张熙老师作点评

实外五龙周密主任进行活动总结

最后,集团潘明霞部长对两堂课进行了点拨总结,同时围绕语文教研和课堂结构作了讲话,主要有以下要点:

1.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基于语文教学的原则展开;其次是从学情入手,明确“学生在哪里?我们要带他们去哪里?”;最后是要有时代特点和思想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有效的表达沟通能力,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将短小的教材教出“深、广、大”之意。


2.课堂的要素。

问题要素。要无疑时生疑,有疑时导疑,从“入格”到“出格”,从“没问题”到“有问题”,因此,教师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合作要素。课堂的合作不止是师生间的,也要有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合适要素。老师是一个信息品台,要让学生多表达,多参与。


3.教研的两个途径。

第一是要有效的教研,形成二次备课的习惯。第二是要备教材和问题,结束教书,走进用书教。


4.未来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四个改变。

由权威到亲近,由导师到学友,由信息员到信息品台,由园丁到引路人。

集团潘明霞部长作专家点评及讲话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终身学习的学习者,是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自身工作的反思者。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上。

作为教师,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文  |  实外五龙语文组

排版  |  朱道鑫

审稿  |  周密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