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想当校长的女校长,做文化厉害,提分数更厉害!

发表时间:2017-10-23 11:33

最不想当校长的女校长,做文化厉害,提分数更厉害!

四川教育实时动态 2017-10-19 17:02

秋雨淅沥,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的新校园冲刷得清亮。

因坐落百花山谷,这里空气清幽浸脾。

深吸一口气,你不会觉着这是刚刚开学两月的新学校,听未来教育家校长路跃介绍学校为何这样修建是一种精神享受,吸进的仿佛能量一般,包裹着建筑的宏大、教学的有序、国际化的张力,你甚至会想象自己吸进了跨越千年的文化。

新建学校阅尽千年岁月?是骗人的吧。这点,其实在后文有解。

不愿离去,不知道是因为这里安静渴望静心、或者因为学校太多与它校不同的地方至生好奇,还是因为校长确实太具有教育感召力。


一有接地气的校园设计

—— 操场,有一块大屏幕

晚餐过后,学子们陆续从餐厅走出来,有的回寝室,有的回教室。路过必经的大屏幕,逐渐学会了慢慢走过、长久停留、爱上这个时刻。

这是学校的CNN时间、BBC时间、英语原版节目播放时间,每到此时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各类英文类新闻、纪录片等节目。校长路跃是四川省英语特级,毋庸置疑,她认为的英语教育,肯定不仅限于测试、不限于听说读写,而是从掌握一种技能,到了解一方文化,再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运用其灌注出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开学仅仅一个月,无论看着孩子们坐在地上有如看电影一般扎成一堆,还是撑着雨伞零星散落,老师们都是欣喜的。

如此,新学校就是这样在点滴中创新与完善。国学、英文、学科教育、电台,在校园里走着,就有数不清的教育契机。

——教学楼,有一间大教室

通常,一般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都被分配在各自的办公室,或几个组安排在一间大教室。实外五龙山的老师们则是在一间超大的“集体备课室”中备课。

三间教室般大小的办公室贯通式链接,有如大学图书馆一般,也像如今移动互联网大公司,呈全开放式办公状态。

每天有固定的大教研、小教研时间,完全适配教育部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科之间、跨年级之间可以实现更充分的沟通。有想问的问题,可以立刻走到对方面前,找到想要讨论的人,大大节省了时间。

建校之初,路跃校长就将星巴克的“伙伴文化”引入改良为“小伙伴文化”。教育工作者之间无等级,只有伙伴心态。如此,虽然开学只有一个月,这里也允许老师做学术争论,也为老师过过生日,教研组之间相互沟通更加亲密。


二有深厚的文化打造

实外五龙山地处新都,路跃认为学校的建设一定要载地的文化特色。于是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便都有了文化生命。

——香樟大道:人格本身自带馨香

到五龙山校区的路,名为“香樟大道”。待刚种下的香樟树长大,必定幽香。

新都被称为香城,学校作为新都这座美丽城市的一部分,自然应与其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所以,实外五龙山便以香樟作为香城之邀。

“樟树,是宋庆龄女士生前最喜爱的树木。在她的上海的故居里,就有两棵香樟,挺拔、笔直。据说有一次,周恩来总理觉着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两棵树。香樟郁郁葱葱,质地坚硬,挺拔向上。 我希望五龙山校区的老师与学生们都如同香樟树一样,都正直坚强,积极上进。另外,香樟有一种难得的香气,幽香沁脾。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在我看来,做学问,不仅是学知识,更要学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被世俗所诱惑,不被名利所左右,为人正直挺拔,品格高洁。五龙山的每一个人,其人格都应如香樟一样,自带馨香。”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在路跃的办公室有两副字画很引人注目,一幅画是她在成外教的高15届文科班毕业时送给她的肖像漫画。这个班曾一揽当年全省文科高考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一幅字是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也正是对路跃这位“不想当校长”、专注做学问的校长——安静文人的最佳描述。

——9棵桂花:距胜利者的桂冠永远差一步

“汇学中西、聚能未来”是实外五龙山校区的办学追求。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学校的建筑就活化出了其精髓。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地处新都桂湖旁,用桂花点缀,与地域周遭的景色相得益彰。在学校大门的两侧各种植了9棵桂花树。

“中国文化里有蟾宫折桂的典故,每逢高考都祝福折桂;而在西方文化里,胜利者永远带着桂冠,这是胜利的象征。我们希望,让学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一定非要有大名,有大利。只要你是最好,就能折到桂冠。”

为什么又是9棵呢?

“中国人喜爱用数字的寓意,虽然10才为十全十美,但9意为永远离完美差1步,这就激励着我们全校师生要不断进步。”

——照壁校门:三根火炬寄“宝相光明”

实外五龙山的校门很特别。它的形状取自于新都宝光寺的“福”照壁。新都宝光寺,是中国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一。丛林指的是大寺庙,是佛家用语。照壁,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特有风格,又被称为“影壁”或“屏风墙”。

五龙山校区的大门是新都宝光寺“福”照壁的变体。大门正中的圆圈中嵌入的是五龙山校区追求的教育思想:“为未来人生赋能”。路跃希望照壁能挡住外界世俗干扰,让学校成为师生静心修身之地。

照壁旁,各有三根柱子,形似中国人爱用的印章,暗含五龙山师生将在这座崭新的学校,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学校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在人生奋进的征途上烙下不朽的印迹。

三根柱子又形似火炬,其意来源于新都宝光寺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的匾额“宝相光明”——“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

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有这样的理想和追求,“不仅要自己发光,还要照亮他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路跃说。


三有跨国界的全球视野

——文化墙:中国与世界之间正是当下

在照壁两边,分别是一面中国文化墙,与一面世界文化墙。

从左到右分别是中国文化墙、五龙山“为未来人生赋能”照壁校门、世界文化墙。仿佛数轴都的原点,越往右越是无穷大。

“不管将来我们人在哪里,身在何处,根,永远在中国。这个排序承接着‘过去,现在,未来’,具有独到的哲学意味。在这个当下,‘现在’因‘过去’而变得生动充实,因‘未来’而变得旷阔无极。”

中国文化墙,书有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世界文化墙上,列有2016年USNEWS评选的世界100所大学中的18所名校。

路跃希望,每一个精神生命与知识都在当下得到放大,都有最美好与耀眼的未来。世界文化墙上不仅有美国高校,更包括了欧洲、澳洲名校,她希望学生和学生能走出“名校=美国大学”的误区,开拓眼界,更有全球视野。

作为成都市首批未来教育家,路跃也是英语特级,至今还在担任高中的英语教学工作。即便送走一批批状元与留学生,她身上永远的老师标签,都让她感觉肩负着普及真正的国际教育思维的重任,故路跃的办学思路、办学技法、规章与执行,不会在素质与分数中逡巡,而是双向并重。站在当下时刻,获得最佳的成绩,成为为“未来人生赋能”的俱佳起点。

淡泊名利的路校,是个不想当校长的校长。如同每天主动给每一位学生问好一样,在这新校的校园打造时,她坚持把更多中西文化、学术精彩、教育理想、人生感悟分享给师生,带领着她的小伙伴们凝聚起学习与前进的力量,非刻意、非故意、非功利。她爱教育,因此这是最佳的新校打造典范,无人能敌。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