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忆金陵殇,吾辈当自强 | 实外五龙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

发表时间:2024-04-06 12:42



永忆金陵殇,吾辈当自强


- 实 外 五 龙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





12月13日,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84年前的今天,“南京大屠杀”震惊中外;84年后的今天,成都实外五龙山全体师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缅怀、纪念三十万死难的同胞。

大会第一项

由陈伦权、李玥颀、丰敬昕、成品奕四位同学朗诵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文。四位同学深情的朗诵,让在场的全体师生沉浸在回忆与缅怀之中。

大会第二项

全体师生默哀。这一分钟悄无声息,这段沉痛的历史历历在目,每一个师生的内心是对三十万死难同胞的深深惋惜和哀痛,现在的我们用公祭来庄重缅怀,轻抚这段无法抹平的伤痛。

大会第三项

大会第三项,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少辉老师做主题发言。王少辉主任的发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王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由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简称“国家公祭日”,以此命名,将使之对死难者的悼念超越国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反对暴力、追求和平的愿望。

其次,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已有84年,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200人。这些老人多已至耋耄之年,体弱多病,时间并不能弥合受害者的精神创伤,他们仍未走出当年的梦魇。以国家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使之能在有生之年见证、参与国家公祭活动,无疑是对他们精神的极大抚慰。同时,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对日本右翼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行径的迎头痛击和有力批驳;在对历史的铭记中,激励国人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向未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最后,我们该如何纪念“国家公祭日”?王主任向同学们讲了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老先生的故事,以此强调我们应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老先生与另外三位幸存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志愿讲解员,义务讲解历史十余年,这样的做法正是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的体现。如今,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的主体,应当是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包括每一位五龙学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今天的我们

有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

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每一位五龙学子都应

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 撰稿:邵雨薇 ·

· 摄影 / 排版:范晓雅 ·

· 审核:谭文厚、徐一心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99号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00号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