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育天下桃李,师徒携手谱杏坛新篇——实外五龙山2021-2022学年“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

发表时间:2021-09-29 20:00


砥砺前行育天下桃李

师徒携手谱杏坛新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1-2022学年

“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同舟共济师徒事,
青蓝同心育匠才。

为促进青年教师进入专业角色、坚定专业信念、内化职业规范、提高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师德、师识、师才”,我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的文件精神,坚持“引进一批,提高一批”的师资建设原则,在校内全面实施“青蓝工程”(即教师结对帮带制度),以期实现“提高平台、减小落差、高位均衡”的师资建设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达成“外塑形象、内强内功”的整体工作目标。2021年9月27日下午,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举行了2021-2022学年“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出席此次仪式,仪式由张盛副校长主持。


青蓝结对,精研业务——校领导宣读结对制度及名单


此次“青蓝工程”帮带原则为“全员参与,重点帮带”。学校选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丰富经验、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能够在本学科、本年级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为师傅,以应届毕业大学生或教育教学经验相对薄弱的青年教师为徒弟,旨在完成以下四个层面的帮带目标:

(一)学校层面: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识、师才”,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老中青”合理搭配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现“提高平台、减小落差、高位均衡”的师资建设目标,建设“书香与研究型的校园”;

(二)师傅层面:形成较为成熟的“帮带模式”与帮带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徒弟层面:做好班主任与教学常规工作,学年内分别上2节优质班会公开课与教学汇报课,所带班级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师德满意率较高;

(四)学生层面: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回首过去,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夙兴夜寐,为实外五龙的发展无私奉献。展望未来,青蓝结对、携手共进必将为实外五龙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代东风副校长宣读了教学结对制度、教学师徒职责并公示了结对名单。



谭文厚主任宣读了班主任结对制度、班主任师徒职责及结对名单。




桃李之教,尊师重道——拜师仪式


接着,拜师仪式正式开始。李俊校长为师傅们颁发聘书,并向指导青年教师的师傅们表达了真挚的感谢。这是对每位师傅的肯定,更赋予了师傅们光荣的责任。



徒弟们怀着感恩之心向师傅们深深鞠躬,他们手捧鲜花,满怀敬意地献给师傅,表达对师傅的诚挚敬意。



师傅与徒弟分别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并赠送给对方。仪式结束后,师徒二人紧紧相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此师徒二人勠力同心,自觉守护初心,为共育芳华而不断奋斗。




立德树人,责任担当——师徒代表发言


大会第二项为师徒代表发言。

四川省教授级正高级教师、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王典馥老师作为师傅代表作了题为《如切如磋师亦友,如琢如磨青胜蓝》的演讲。他说,学校举行的“青蓝工程”结对仪式给了青年教师一个成长的契机和发展的平台,而作为受聘的师傅,既担当重任,又深感光荣。



王典馥老师从三个方面发表了感想:其一,要“三师”践行,匠心传承。作为师傅,要带头践行“师德”,自觉践行“师识”,不断践行“师才”,同时主动担起指导责任,无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其二,要“青蓝”结对,笃实守正。指导教师要主动为青年教师们搭起三个“平台”:分别是尽情施展教学才华的平台、奠基专业终身发展的平台、充分展示教师人生价值的平台。其三,要抓住机遇,吾辈珍惜。他呼吁五龙山的青年教师们树立高远的理想目标。他认为,在落实“结对拜师”任务过程中,还应做到尊敬师傅,尊重指导;广于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模仿,敢于创新;持恒修行,青胜于蓝。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相长,师徒方能共进,育人终能共成。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一定会打造出优良的“青蓝工程”品牌,那时候五龙山的教育便是“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毕业于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张雨洁老师作为徒弟代表发言。张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总结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自觉:首先,要高度负责,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师徒结对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工作有成效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更是一份荣耀,同时督促着师徒共同去摸索追求,努力实践“教学的精彩课堂”;其次,注重育人,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在师徒结对的互相听课评课中,徒弟要端正听课态度,备课要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再则,“青蓝工程”是我校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也是落实我校教育理念,唤醒生命内力,培养核心素养,奠基幸福人生的关键一步?!笆ν浇岫浴笔蔷榈拇?,是责任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承。最后,张老师鼓励各位青年教师要充分把握师徒结对的学习周期,早日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实现把懵懂少年培养成智慧青年的目标。

规范学术,科学管理——学术委员会成立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学科建设、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科研等核心力量,规范学术评价、评优评先、转正定级、评职晋级等工作,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术委员会在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等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达成“外塑形象、内强内功”的整体工作目标,实现五龙山的腾飞与跨越式发展,我校特成立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不同学科具有正高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领导、教师构成,学术委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声望、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任期为3年,由学校颁发聘书。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有关方面代表,担任专门学术事项的特邀委员。

李俊校长宣读了学术委员会工作方案、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并宣布学术委员会成立。他表示,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在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着,李俊校长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学术委员会既有李俊校长、张盛副校长、代东风副校长这些兼具学术声望与领导能力的行政领导;也有如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学专家王典馥老师,成都市高三化学中心组核心成员、近十几年成都“一?!薄叭铩笔蕴饷庹咧坏幕Ц呒督淌χ芮嗬鲜Γ锢砀呒督淌?、市级学科带头人邹馨老师的鼎力加入。相信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外五龙的教学质量必将进一步提高。


薪火相传,精益求精——李俊校长讲话



最后,李俊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他谈到,开展“青蓝工程”的目的是要在五龙山校园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扎实、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只有老师发展了,学校才会发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五龙山师资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平台、减小落差、高位均衡”,要培养一批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心中“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人生的航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外五龙采用引进、培养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从全国引进了40余位“师德高尚,学识扎实,教艺精湛”的优秀教师,不仅大大提升了我校整体师资水平,而且保证了由一批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头羊”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让他们尽快从站稳讲台发展为优秀名师。接着,李俊校长分别对师傅和徒弟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首先,师傅要对徒弟进行全方位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师德引领。师傅要培养徒弟的教育情怀,包括热爱教学和热爱学生的情怀,要拥有愿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和追求,这也是五龙山的“同道文化”精神之所在。

(二)师识更新。在如今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傅们要思考“教师应该如何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如何适应教育技术的变化”等问题,从而总结出适用于新时代的教育思想、理念、手段与方法。

(三)师才提高。只有夯实学科知识底蕴,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到思维体系,再到教学方式,师傅们要打破学科的框架,在多学科领域中做拓展发展。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等师范技能的提高,充分发挥“头羊领着群羊跑”的示范作用。

其次,徒弟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具体需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要端正态度。年轻是青年老师们的财富,但要想把年轻变成财富,就要趁着宝贵的时间去奋斗。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白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尽量缩短从站稳讲台到成为优秀教师间的距离。徒弟们要尽快成长提升,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二,要勤奋踏实。学艺在于勤、学艺在于悟、学艺在于“偷”。徒弟们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一个智慧的头脑、一颗智慧的心灵,如此才能够在师傅那里学到本领、增进能力。

其三,要善于创新。学艺不是照搬,也不是“拿来主义”。徒弟要将师傅的经验与自己的特点特长相结合,真正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身为徒弟,要善于学习,善于模仿,更要善于创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崩羁⌒3ぶ赋觯低馕辶笮搜爸纭⒀芯恐?、反思之风,创造出浓郁的学术氛围。老师们要带着思考去参加教研活动、学术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真正达成“把懵懂少年培养成智慧青年”的办学目标。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五龙山一直致力于打造名师矩阵,构建智慧课堂。此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让新老“同道”加速融合,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期望骨干教师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学、快速成长,如此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共进,形成专业的“学术共同体”,为给孩子们创造一座高效获取信息与能力的知识与素养兼容的殿堂奠定扎实的基础。实外五龙“青蓝”共进,迈步创造新辉煌!




-END-


文案|谭黎

图片|范晓雅 潘佳瑞

排版|马思敏

审稿|李俊、张盛、王典馥、王少辉



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99号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00号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