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忆金陵殇,吾辈当自强——实外五龙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发表时间:2024-04-09 09:14 永忆金陵殇,吾辈当自强 实外五龙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 ![]() 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2022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这不是一次国家情愫的发酵,更不是一次历史宿怨的低吟,而是以立法之厚重,以祀与戎之端庄,言说国之大事。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全体师生通过校园电视台开展了“忽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勿忘历史,吾辈自强,师生们共同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为了和平与正义的长存。 ![]() ![]()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由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铭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活动第一项:全体师生为遇难同胞默哀。 ![]() ![]()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通过国家公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才能避免灵魂生病,才能更加珍视和平,进而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向未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活动第二项——诵读公祭鼎铭文,在2014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在主持人的领读下,全体师生一起诵读公祭鼎铭文。 ![]() 活动第三项,由党总支书记、校长李俊老师做主题讲话。李校讲到,以国家公祭形式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是为了增强民众对国家遭受灾难历史的记忆,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反对暴力、追求和平的愿望。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铭记那段历史,并以史为鉴。所以,李校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史,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对比到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强调物质力量、武器装备固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人民的力量、主观的努力、正义的动机同样深刻影响着战争的结局。因此,面对一切外来的侵略,面对当下的疫情,面对一切的困难,我们应该秉持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在历史的痛感中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要努力追求全面发展、主业卓越,知识报国、科学报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断凝结和感召民族精神,不断修炼和沉淀公民气质,努力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实现民族繁荣的积极贡献者。 ![]() ![]()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实外五龙全体师生共同缅怀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了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国盛则民强,相信五龙学子一定会赓续民族精神,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勤奋读书,强健体魄,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担当尽责。 文案:王少辉 图片:范晓雅、陈晨 排版:潘佳瑞 审核:谭文厚、徐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