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位好校长的辛苦付出与坚定指引,李俊校长的讲话为大家指明了新学期的计划、奋斗目标、努力方向。他讲到,经过两年的设计,学校完成了办学思想的顶层设计,完成了校园道路和楼宇命名,也完成了九龙园的建设,这些都是落实“提高平台、开拓眼界、提升境界”和“生活知识化,知识生活化”教育思想的重要平台。在暑假,文化圣人孔子的塑像也已经竖立在校门口的孔子广场,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力,把懵懂少年培养成智慧青年”的办学目标而进行的基础工程。
在本次讲话中,李校着重为大家讲解了实外五龙的校训。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师生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五龙山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工,都要牢记、理解、领会、践行校训的思想内涵,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人。
校训“修身正心,格物致知”取自《礼记·大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成为智慧青年,首先在于有宏大的格局及远大的人生目标。大家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更要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承担更大的责任,把智慧贡献给人类、祖国和家人。
“修身”即陶冶身心,修持身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内心世界的培养而言,是涵养德性,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文)。从外显人格修养而言,修身养性是为两个方面:“修健康之身”和“修优雅之身”。“正心”即心地要端正而不存邪念,内心纯正,达到“健康的心理”。“修身”在正其心者,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新的时代学生还要端正敬畏之心和进取之心,修身正心,就是强调“立德树人”。
“格物”即推究事理,穷究万物之理,形成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致知”即获得知识,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全面达成教育的目标,化为学生自己的“智慧系统”。格物致知,就是强调“核心素养”。
时代在改变,未来的世界必将是创新和创造者的时代。新的经济形态、新的技术革命必将带来教育的革命,我们必须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核心,从分数教学为核心的教育向以发展为核心的立场转变。以培养智慧青年及学生的终身发展力为目标,唤醒学生的内在追求。作为跨时代的中学生,同学们还要坚持“责任支撑、目标引领、信心驱动、兴趣激发、习惯制胜、方法建模”,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修身正心、格物致知。希望大家能在懵懂少年时修身正心,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格物致知,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智慧青年。希望同学们拿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智慧青年,用“奋斗”二字书写五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