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文化 凝心聚力 共创五龙新未来 | 2022年暑期教职工全员培训之骨干教师培训篇发表时间:2024-04-08 16:30 同道文化 凝心聚力 共创五龙新未来 ——2022年暑期教职工全员培训之 骨干教师培训篇 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为创建学习型学校,实现“提高平台、减小落差、高位均衡”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明确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规划,确保各项开学工作的扎实推进,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坚持“引进一批,提高一批”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围绕“师德、师识、师才”的教师发展核心内容,自2022年8月16日起,系统安排了骨干教师培训、分学科全员培训与德育研讨会等暑期教职工系列培训。培训涵盖了“师德修养与个人发展”、“双减”与“分层教学”、“新课标、新教材学习”、“正面管教”理论与实践研修等丰富内容;培训对象包含了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班主任等多个群体,聚焦了不同层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需要,突出了教师研修的连续性、一体化与可持续性特征。 而在此次暑期教职工全员培训之前,我校利用暑期,借助上级教育部门与校本研修的平台与资源,积极组织高2022级全体教师参加了成都市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专题培训、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教师培训、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等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专题培训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参加了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学习活动,在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活动;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高中教师通过集体研读新课标、新教材,设计典型课例的方式开展了新教材校本专题学习活动。 上述培训活动与此次暑期教职工全员培训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谱系,使实外五龙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的氛围更为浓厚。 五龙教师参与暑期各类培训的笔记 ![]() ![]() ![]()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8月16日,我校开展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全体行政干部、年级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分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与具体规划”、“德育工作思路与实施规划”两项核心内容。 培训由张盛副校长主持,李俊校长首先围绕“五龙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这一主题发表了讲话。李校讲到,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骨干教师应在“同道文化”的指引下,坚守共同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共谋学校发展的未来。回顾学校过去一学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在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取得了突破与超越,生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苦付出,这也更加坚定了五龙同道共同奋斗的信心。 ![]() 李校强调理念的高度、思想的境界决定了教育、学校、教师发展的高度与广度,骨干教师应深入研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有关国家教育规划、政策、方针的文本,深入理解领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与发展规划,并将之贯彻落实在年级管理、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等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接着,李校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他强调,面对问题,骨干教师应带头加强师德修养建设,打开格局与视野,保持强劲的学习劲头,引领自己的团队全面提升“师德、师识、师才”,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对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李校围绕德育与教学两大核心工作谈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他强调,教学方面,骨干教师应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之问,增强育人意识,牢牢把握住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力、把懵懂少年培养成智慧青年,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智慧型人才”;同时坚持“三分教、七分管”的原则,坚持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 德育与校风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质,骨干教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至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治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乡土文化,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立足校本资源,深挖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最后,李校勉励在座的骨干教师,要适时更新思想理念,不要故步自封,要不断加强学习,坚定信心,共同奋斗,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李校全面系统的现状分析与高屋建瓴的未来规划,使大家明晰了团队与个体未来发展的方向,鼓舞了大家拼搏奋斗、扎实工作的信心。 ![]() 教学管理部林成臣部长围绕新学期的教学重点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在新学期的教学重点工作方面,他谈到,新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强化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规范;要借助“青蓝工程”等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考试与评价等内容加强研究,切实提升职业素养;要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内涵发展,构建“学习型、成长型、共享型、智慧型”的教研组、备课组;要通过教管部、年级组、教研组的合力管理,进一步加强课堂建设,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将“智慧课堂”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深入领悟“双减”精神,加强作业设计与管理,切实提质增效。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林部长强调常规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新学期要继续遵照教学常规的管理程序,严格督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要继续做好教案、学案、作业等教学常规资料的检查与反馈;坚持规范化的“观课议课”制度、课堂巡查制度,以各级各类公开课为抓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继续加强对早课、晚课、晚自习等时段的巡查、反馈,切实提升管理质量;继续从试题命制、考试组织、过程管理、考后分析、考风建设等各个环节做好各级各类考试的规范化组织,切实发挥考试的学情监测、质量评价、指导教学的功能。最后,林部长从目标引领、问题生成、深度思维、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等维度,对“智慧课堂”的理念做了系统分析,强调要牢牢抓住课堂这一育人的“主阵地”,以“智慧的教师”培养“智慧的学生”。林部长的工作部署明晰了一线教学教研工作开展的方向,使全体骨干教师对新学期教学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 接着,代东风副校长与张盛副校长围绕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依次发表了讲话。代东风副校长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效果满足各类主体教育需求的程度,而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体、教师个体等不同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又各有侧重点,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兼顾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教学质量依然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点,骨干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目标意识、全局意识,带领自己所在的年级团队、学科团队确立清晰的质量定位;同时,骨干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加强对备课(教案、学案)、课堂教学、作业、学生的改错与过关等环节的过程管理、诊断把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灯下黑”、“睁眼瞎”等现象;最后,代校强调各教研组要有规划地、系统地围绕“智慧课堂”等校本问题与一线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讨,切实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 ![]() 张盛副校长从教学工作的宏观规划、师资建设、课堂教学的实效、外语特色的构建与外语优势的凸显四个方面强调了未来教学工作的着力点。他谈到,骨干教师应与学校管理层一起参与到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改革的规划等宏观工作中,深入研讨,推动其细化与落实;在师资建设方面,骨干教师应具备责任担当意识,积极引领、指导、帮扶年轻教师,助力其成长与发展;骨干教师应通过目标管理、学案等校本资料的开发与使用、分层教学、优质课的打造、课堂的诊断反思等多元手段,切实提升团队的教学设计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英语教研组应通过小班化教学、丰富的外语活动、多语种教学等多种途径,加强学校外语特色的构建与外语优势的凸显,而骨干教师也应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给予外语教学工作更大的支持。 ![]() 8月16日下午,学生工作部谭文厚部长以《严格管理、真情关爱,正面管教、以爱育爱》为题阐述了新学期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与实施规划。在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面,谭部长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同时充分理解和贯彻我校“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做到严格管理、真情关爱,实行正面管教、以爱育爱;在德育工作目标方面,起始年级应严格践行“八好”(穿好衣、跑好操、吃好饭、走好路、上好课、扫好地,说好话、睡好觉)的校本要求,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中间年级应重点围绕“情绪管控引导”与“学习方法指导”两大主题开展德育工作,毕业年级则应将培养学生正确的升学观,激励学生拼搏学习迎接升学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为保证以上德育目标的实现,谭部长强调,在学生层面,应重点做好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几大板块;教师则要坚持“严格管理、真情关爱,正面管教、以爱育爱”的原则与思路,秉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做到“全员育人”,把握住课堂这一德育阵地,做到“全科育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九农园”、“成长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好劳动教育。最后,谭部长结合“校历”,系统介绍了本学期的德育活动安排。谭部长的工作部署使全体骨干教师对新学期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与实施规划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 接着,兼任我校德育副校长的李俊校长援引古今中外的典故与事例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的目标、德育的内容、途径等几个维度做了总结讲话。李俊校长首先谈到,学校的教师与原生家庭的家长的格局、视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教师与家长自身有大局意识、宏大的格局、开阔的视野,才能培养出有格局、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的学生,要在教育工作中培养有大局意识的人;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些内容关涉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既是德育工作的目标,也体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德育内容方面,李校强调大家既要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又要立足于校本文化,引导学生理解践行“八好”与“修身正心,格物致知”的校训,“正”好“六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进取之心。 在德育途径方面,李校谈到,要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等多元途径;他特别强调,学校通过楼宇道路的命名、学科展板的建设,将育人的元素渗透到校园的空间与环境中,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开展文化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最后,围绕如何启智润心,唤醒学生的生命内力,李校再次强调了我校的“24字”教育策略——责任支撑、目标引领、信心驱动、习惯制胜、兴趣激发、方法建模,并要求大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落实。 培训最后是自由交流研讨阶段,以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王典馥老师为代表的骨干教师依次发言,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宏观规划与部署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主题,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并阐述了具体的工作思路。 ![]() ![]()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志同道合,是为“同道”。经过扎实丰富的骨干教师培训,相信骨干教师定能在“五龙同道”中更好地发挥“领头羊”与“中流砥柱”的作用,带领自己的团队,凝心聚力,潜心追寻,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上搏击奋斗,共同创造五龙辉煌的明天! 文案:王少辉 图片:郭玲伊、陈 晨 排版:范晓雅 审核:张 盛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招生 | 招聘 | 德育 | 家校共育 | 教学教研 | 五龙同道 | 上级视导 | 体育 | 美育 | 劳动教育 | 英语演讲角 | 心理健康 | 信息技术 | 特色作业 | 校刊·慧龙苑 | 五龙春天 | 五龙美食 | 开学典礼 | 年终盘点 ·扫码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99号 ![]()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0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