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夏季危险频发,这些急救技能你学会了吗?

发表时间:2024-04-10 08:37

夏季高温、降水多

是雷雨天气、山洪、

泥石流、溺水的高发期


在享受快乐暑假的同时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安全防护

我们一起来看看~

雷雨天避险安全要点


①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②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③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④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⑤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⑥应及时了解掌握气象信息,在雷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提醒孩子尽量留在家中或其他安全场所。
⑦若遇洪灾,先到屋顶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品将身体与树木等安全固定物相连。等到达相对安全之地,应立刻发出求救信号,争取及时被营救。
⑧若遇到雷雨天气,请拔掉插头,关上电源,不到易触电的场所活动;不到大树下等易遭雷击的危险处躲雨,避免雷击。
⑨雨后山区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请尽量避免或减少到山区出行。



遇到山洪
不要游泳逃生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因此,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

自救方法:

①山洪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②如洪水继续上涨,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③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遇到泥石流
不能被追着跑


山洪若形成固体径流,则称作泥石流。我国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此雨季尽量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自救方法:

①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跑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②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③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逃生。




遇到山体滑坡
逃跑方向很重要


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地滑”等。


山体滑坡发生前,周边环境的一些异常现象可作为灾难即将发生的兆头。比如房屋墙壁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大、门窗突然打不开、山坡上的树木和电线杆发生歪斜、坡脚处流出浑浊的泉水、老鼠乱窜不进洞等,这些都是山体斜坡上的土体在向下运动的信号。


要注意的是,崩塌是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突然崩落、滚动、堆积在山坡下的地质现象。滑坡和崩塌常常相伴而生,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

自救方法:

①当遇到崩塌时,如果在崩塌体顶部,应迅速向后部或两侧逃生,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②当处在滑坡体上时,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跑离时,应向两侧跑,不应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


③当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或抱住大树等物,但一定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④当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


⑤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返回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返回,有遭到第二次滑坡侵害的可能。




除了雷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夏季也是青少年儿童
溺水事故高发期
防止溺水,拯救生命于旦夕之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①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②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③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关于防溺水

这些认识误区要避开


?游泳圈、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

——错!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人监护。


?溺水时,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时发现?

——错!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错!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


溺水施救的正确方法:



再次提醒

酷暑炎夏

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转载自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官方微信【新都教育】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