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道,同沾雨泽-----记美国双院士陈世卿博士的讲座

发表时间:2021-05-21 18:13作者:教师发展中心

为激发学生科创活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铸造中国科技未来,2021年518日,“实外五龙”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陈世卿博士为两个毕业年级(附小六年级与初三年级)的学生做了主题为“5G+工业互联网+脑科学+大数据+AI+网格边缘超算的应用场景及研究设想”的讲座。

讲座前,李俊校长带陈院士参观了五龙校园,系统介绍了我校融新都区域文化与校本办学特色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在参观我校“九农园”劳动实践基地时,陈院士盛赞我校依托“九农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意,盛赞我校提出的“生活知识化,知识生活化”的教育思想,他说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智慧,符合脑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我们的邀请下,陈院士亲自摘下九农园的绿色蔬菜,五龙山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成为了院士的盘中餐。陈院士动容地说,五龙山是他在全世界遇上的第一所真正瓜果飘香的校园。

   晚上1840分,讲座正式开始,陈院士带领大家沉浸式地进入各类科技应用场景,给在座师生展示了前沿科技的瞩目成果与发展前景,全场掌声不断,听众热情高涨。

负笈彼岸,深耕开拓;

成果卓著,蜚声国际


陈世卿院士,1944年出生于福建南平,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中国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中国广东省智能终端工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1988年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陈世卿院士研究成果卓著。在美阶段,他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科学用的并行向量超级计算机,享誉国际。除此之外,陈世卿院士研发了使用通用性CPU的大型企业服务器系统;研发了世界第一台128个刀片式的超级计算机;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应用对应用、动态的成本效率高的企业协同作业中间软件;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超级计算机为基础、全球联网形成类似电脑网格的信息网络。组织美国硅谷的非盈利第三脑研究院(the  Third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专注于世界领先的研究脑、保护脑、发展脑和延伸脑的研发项目,并由高度可信、安全、高效、分布式和协作式的超级网格云端平台支持全球研发工作。

科技世界,人文情怀;

与卿同往志在革新


      1983-1987年,陈世卿院士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并行向量式超级计算机。超算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领域极其广阔,囊括医疗、金融、教育、环境、农业、能源、交通、制造、安防、文创等多个方面。陈世卿院士在讲座中重点分享了超算在能源、交通、文创等方面的应用。例如我们用超算模拟地下组织结构,寻找开采石油的最佳位置;模拟飞机燃料、高铁材料硬度、汽车钢板结构,确保其安全性等。


除超算以外,陈世卿院士又慷慨激昂地给大家分享了科技发展的新前沿——脑科学与AI元素,即脑科学+AI(脑机结合),堪称“超算plus。陈世卿院士主要从智能医疗、智能教育这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抑郁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系统、老年痴呆症非介入式的早期检测与治疗,心脏病的紧急救护和预防保健系统智能超算云平台支撑的学习机器人

此外,陈院士还在“第三脑及其应用”领域注入了大量心血,他说第三脑是神经认知科学和超算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体现的也是脑机融合的理念。他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突破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陈院士的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分析透彻,事例鲜明、语言幽默,通过将科技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有机结合,在座师生深刻体会到科技强国之路的艰巨性,深刻感受到智能终端的广大前景,深刻认识到学习科技的重要性。最后,陈世卿院士深情地道出了科技人的理想与追求——“科技道,同沾雨泽。科技不是为一人一城,而是让众生世界平等享受科技成果

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科学研究除了要重视有形的、硬件上的投入,更要重视“无”的作用,即无形而又强大的“科学家精神”。有了伟大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知识无涯,求索不懈;

五龙科创,未来可期


   在征得陈世卿院士的同意后,学校荣幸地聘请他为实外五龙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李俊校长为陈世卿院士颁发聘书。张盛副校长有感而发“科技永远是向前的,科技思维也是向前的”。同样,五龙科创也在向前迈步未来可期

李俊校长给在座的五龙学子寄语无限的科学知识之外,我们更应汲取伟大的科学精神。懵懂少年成长为智慧青年,关键是要有对未来的展望,努力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追求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文案:初三年级组

拍摄:李艾、潘佳瑞、范晓雅

排版:熊含

审核:王少辉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