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学校概况
Nav
学校新闻
Nav
德育天地
Nav
教学之窗
Nav
联系我们
Nav
招生招聘
Nav
党建工会
Nav
国际交流
Nav
学校简介
校长风采
校园风光
领导团队
师生成果
通知公告
新闻快讯
媒体视角
德育活动
生活管理
教学教研
课程简介
招生信息
招聘信息
盛典展播 | 农田超20亩 !“农民校长”李俊带学生上演校园版“种地吧”
发表时间:2024-12-08 09:03
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JReuCOI_EGg7Zvg4RC7gag
全文共2206字,阅读大约需要4
分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成都教育圈,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校长(以下简称“实外五龙山”)李俊,一直称得上是一个现象级人物。
早些年,他被广大家长熟知,是在于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带班能力。一个数据可以佐证:在当一线老师的18年里,李俊教过13届毕业班,当过8届班主任。最让家长们服气的,就是李俊带学生的那一套,用家长的话说,
“就没有‘俊爷’搞不定的
娃娃。”
再后来的一次出圈,是2020年李俊早晨例行巡校时,在食堂里监督学生吃鸡蛋的视频。他严厉但是又透出浓浓爱意的几句话,一时引来全网刷屏,李俊也因此多了一个名号,“鸡蛋校长”。
2021年春天,学校占地几十亩的“九农园”亮相。挑水、砌砖、选苗、种植,农村出身的李俊带着学生亲力亲为,把一片荒地打造成一块瓜果飘香的校园农场。
李俊也因此又多了一个名号,
“农民校长”
。
对此,他丝毫不介意,“
种桃种李种春风,希望我们在九农园种的这片春风,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可以借力的好风,能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股新风。
”
九农园的来历,起源于一位老师跟李俊提到的一个“恼火事”。当时,这位负责老师找到李俊,说学校食堂后面有片荒地已经规划了3年,还专门花了4万块请专家来进行土地改良。
李俊亲自去现场走了一趟,如获至宝。“这哪里是一块荒地,明明就是一块‘金矿’。”
“还喊什么专家,我就是专家!”李俊当即喊工程队队长拿来石灰,一上午就把土地安排得明明白白:石灰画出3层梯田分布线,分别规划为菜地、果园等,同时,蓄水与灌溉系统、机耕道与田间小路、农具保管室,一应俱全。
李俊和学生一起种地
除了规划,在施工的时候,李俊也亲自上阵,一起码墙,一起下地,一起劳作。
一张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是李俊砌砖的照片。很多人都为此惊讶,“李校长还会干这个?”
事实上,这绝对不是李俊的摆拍图。当时在工地上,就连砖工们都被李俊震惊,一是震惊校长亲自来砌砖,二是震惊于校长的砌砖手艺,“听说你是校长啊,感觉你码的砖和我们差不多呢!”
李俊笑着说,“我上班是校长,下班是砖工,我家修的墙全是我自己码。”
短短几个月,荒地焕然一新!
2021年植树节,实外五龙山的劳动实践基地“九农园”正式亮相。同年12月,果林“成长林”正式开林。
地有了,怎么种?李俊把这个问题的求解交给了学生。
经过讨论,整个九农园均以包产到班、集体耕作为运行模式,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承包田,从播种、浇水、施肥到除草、采摘、加工,所有环节都由学生参与负责。
学生不会怎么办?老师教,系统学。
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实外五龙山不仅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教师和校外农业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涵盖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种植技术、果树管理、农产品加工、跨学科融合等多个方面,实现系统化学习。
除了让同学们学会种地,九农园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书本知识“活”起来,成为学生增长智慧的“露天课堂”。
比如,针对九农园的土地改良,几年来,学校会带着学生把作物秸秆打碎,发酵后埋进地里,另外还建了两处绿肥坑,校长、老师、同学甚至还有家长,一起挑水担肥,改善土质问题;至于水利灌溉系统,学校没有采用滴灌,而是利用山上百花谷的水渠收集雨水,再利用都江堰的分水原理解决了蓄水问题。
李俊说,劳动教育不单单是要让学生动手,更要动脑,要让他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识不能只是拿来考试,还要会拿来用,我希望实外五龙山的学子,不仅会种地,更能种好地。”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在实外五龙山的校园里,不仅常年栽种着各种时令蔬菜,还有600多棵果树,柚子、橙子、枇杷、桃子、李子、樱桃、梨子……一产就是几千斤。
每次有同行来参观,这片园子总能引发大家的诸多好奇。好多人问李俊,你为什么能把这片荒地变成良田?
他总是笑眯眯地回答,我在川北农村长大,从小打光脚板,背烂背篼,吃罐罐饭,实打实的农民娃,农民意识、农耕文化早就深深刻在了基因里。所以在我眼里,没有一片地是“荒地”,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金矿”,这是意识和观念,而想要把荒地变成良田,就需要把意识变成现实的坚定信念和能力。
还有人问他,学生就是好好读书嘛,学这些种菜挑水有啥用?
李俊说,实外五龙山的培养目标,从来就不只是要求学生会学习,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力,把懵懂少年培养成智慧青年。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劳动教育不可或缺。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农耕文化自信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所以,我们希望以“九农园”“成长林”为载体,在各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真真正正做好教书、育人。
时常有人调侃,李俊每天的微信步数一定是实外五龙山最多的,因为他无处不在,“一天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对此,李俊说,关于教育的很多追问,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只有亲力亲为去把教育做实,去看见问题,才能看见老师,看见学生,看见诸多教育之问的求解思路。”
上一篇
教育的美好,从看见开始!第8届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今日揭榜
下一篇
升学服务季丨关于小升初衔接,40年教育经验的成都知名校长给了这几条忠告
分享到:
川公网安备51011402000717号
?2025 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 版权所有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蜀ICP备19031075号-2
|
本站支持
-
-
登录
登录
注册>
◆
我的资料
◆
留言
◆
查看手机网站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