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解密——记新都区2021年“课堂变革年”心理活动

发表时间:2021-04-21 15:47



















2021年4月14日,由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承办的“好课解密——新都区2021年‘课堂变革年’中小学生涯规划课研讨暨林瑛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

      林瑛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我校心理老师参与了此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学活动:两节生涯规划优质课展示    

二、课例研讨:“问向实验室课程组”研究员张燕老师参与线上评课互动,林瑛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课程研讨。



一、优质课展示


      首先香城中学心理老师黄湖媚带来了《职业性格大配对》专题生涯规划课。


      黄老师以“春风吹”作为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接着以“大五人格理论”为理论基础带领学生探索自己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已经具备的性格优势和未发现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归纳出不同职业的典型性格优势并思考:当性格优势与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冲突时该怎么办呢?以此探讨如何在自己的性格优势与职业之间进行调试。


      接着,我校心理老师喻琳玮带来了主题是《探索我的职业价值观》的生涯规划课。


      喻老师借助举牌活动和钟南山院士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职业价值观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以职业生涯导师舒伯的15种职业价值观为理论支撑设计活动“石头剪刀布”来探索自我的职业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核心职业价值观。



二、课例研讨


      “问向实验室课程组”研究员张燕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极具价值的优化建议。之后林瑛工作室成员进行了课程研讨,研讨聚焦在两位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

      就理论维度而言,张老师强调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课程时可以将教学重点适度地偏向建构和试错;在课堂活动设计上,张老师认为可以设计更为多元新颖的课堂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考虑性格和兴趣等多种因素进而探索自我的职业倾向;在课堂生成细节上,张老师强调当性格优势与职业不匹配时,老师要发挥澄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职业探索;同时张老师提出可以将职业价值观具象化,借助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列出具体的行动方向。


      一节优质课的诞生,需要课例的研讨、思维的碰撞、反复的打磨。此次心理教研活动,生动地诠释了优质课研讨、打磨的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例研究能力,也为后续心理学科校本研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文案:陆姝伶、陈盈羽

图片:喻琳玮

排版:喻琳玮

审稿:王少辉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