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深度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同课异构”促成长

发表时间:2019-11-29 08:15

落实“深度教学”

渗透“核心素养”

“同课异构”促成长


22日上午,成实外集团高中历史中心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我校胡蝶老师与成外高新校区的袁亚男老师基于这一主题,围绕《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题,展开“同课异构”,呈现出两堂风格不同的高质量历史课。

1

胡蝶——《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胡蝶老师以“制度自信”作为本课的核心立意,遵循我校的“5+1”互动课堂模式,通过“典型史料+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将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与民国、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进而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自然激发学生的“制度自信”。在着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呈现出一节有深度有效度的历史课。

袁亚男——《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袁亚男老师将“得民心者得天下”确定为本课立意,以“进京赶考-考题-破题-解题”为线索,大刀阔斧地对教材展开“重构”,通过问题链条的驱动,引导学生对三大制度的相关史实进行铺陈、学习。袁老师在课中加入了一些叙事色彩强烈的历史事例,以及视觉性史料(视频、图片),为大家献上了一堂生动又有温度的历史课。

2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从深度教学、核心素养、学法指导、课堂呈现等多种维度进行评课,并提出了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在政治制度史教学中,如何凸显历史课的特色?高一分科前后的历史课如何把握“通识”与“深度”的度?

历史中心组的组长高老师,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总结:“同课异构”应注重对课题的开发、建构甚至重构;在课改的背景下,历史课应参照新旧课标来确定教学重心;高老师还基于本课的具体内容,谈了“深度教学”的“度”如何把控,历史核心素养如何渗透于无形,并给两位授课老师提出了具体实用的建议。

成实外教学质量部潘部长:“同课异构”要重视“异构”,更要重视“深度”,要在对话中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执教者要在课前充分与文本对话,还要在课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而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建构自我的认知。

成实外教学质量部潘部长:“同课异构”要重视“异构”,更要重视“深度”,要在对话中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执教者要在课前充分与文本对话,还要在课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而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建构自我的认知。

成实外教学质量部龙部长:历史教师应该努力积淀自身的历史底蕴、培养历史智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而建构历史学科思维;要通过设置具有思维冲突的问题或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要在宏观视野下整合教学资源,进而使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3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对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深度教学”,如何对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地进行渗透等问题有了更为具体深入的认识。今后,我们历史学科的教研活动将会继续在集团教学质量部领导的关怀下有层次、有水平地开展下去,助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图文:历史组    审稿:周密

咨询热线:028-6162 2555

官网:http://www.rxmpvpt.cn/

咨询处:学校正门招生咨询处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三河街道龙山街99号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