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讲述:听警察叔叔讲非洲故事发表时间:2018-10-31 10:37 有温度的讲述:听警察叔叔讲非洲故事 ![]() 在我们生活的四川、成都、五龙山之外,还有着一个不同的平行时空,那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有着与我们不同的文化、风情、自然景观,那里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我们对于一个世界的认知习惯停留于表面和当下,经验难以移植和共通,幸运的是,我们请到了刘桥警官,一位曾在非洲大陆出生入死的维和警察,2013年在动荡的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经历了无数我们难以想象的或快乐、或悲伤的故事。 ![]() ![]() ![]() 刘警官用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场景与片段,带我们走进南苏丹的“历史现场”,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与斑驳。理解的前提是真正的了解,在刘警官带有“温度”的讲述中,我们开启了对那个遥远世界的“了解之旅”。 ![]() 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毕淑敏《敬畏生命》 ![]() ![]() 刘警官采取一种从立场角度抽身其外,从情感角度同情于内的态度,在几分克制与几分释然中讲述着这些沉重的事实: 在南苏丹熬过“生存”才会有“生活”,因为当地人面临着太多的生存威胁:粮食紧缺带来的饥饿、战乱下的家家荷枪实弹、高温大雨如家常便饭的恶劣气候、随意肆虐的热带疾病,于是儿童死亡率高达40%,很多儿童在未满16岁时就已因饥饿或病痛死亡。 ![]() ![]() ![]() ![]() ![]() 活下来足够幸运,但生活与“舒适”相去甚远:首都破败的街道、简陋的民居、还有所谓的“高级”饭店;孩子们喝着满是寄生虫的河水,一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边承担着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任何的“现代娱乐”可供消遣。 ![]() ![]() 躲过了生存的威胁,承受了生活的苦难之后,一些“幸运儿”可以接受教育,大树下的一方黑板即是课堂,在失学率达到七成的现实下,这显然已属奢侈。 ![]() “死也要活着”,余华《活着》中这看似荒谬的话,在非洲的特殊语境中,显得如此贴切。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苏丹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他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他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刘警官在这些令人窒息的沉重中想传达给孩子们什么呢? 敬畏生命,敬畏每一个努力活着的生命,珍惜我们当下拥有的生存、生活、接受教育的权利,学会用健康的、拥抱万物的态度,接受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与之好好相处,并认真活好自己。 ![]() ![]() ![]() 在刘警官的讲述中,南苏丹带着一股蛮荒气息,现代文明赖以维系的法律、秩序、道德在此缺席,那种“弱肉强食”的生存逻辑透过屏幕依然真实可感:对石油资源的疯狂争夺,长达20年的南北内战,放牧都需要荷枪实弹以防不测,地下埋藏着难以计数的地雷…… ![]() ![]() 在如此恶劣的生存境遇之下,依然有人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携文明之光前往、坚守,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维和警察、维和军人、志愿者、非政府组织,他们离开自己原本舒适的生活环境,告别自己的家人,甚至长眠于此。他们帮助南苏丹维持和平、建立秩序,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服务。 ![]() ![]() 刘桥警官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营区吃着热水泡馒头时他也困惑动摇过,但他坚信苦难会成就自我;在家人反对、不理解之时,他愿意承受压力抓着这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的机会;在面对恐惧时,他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他的善良。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漫威动漫中的一往无前,而是在犹疑、动摇、彷徨时,秉持人道主义的微弱之光,直面惨淡的现实。 ![]() ![]() ![]() 刘警官始终以一种云淡风轻的释然,讲述着南苏丹的日常,因为这些看似沉重的苦难,难掩其中微弱的“幸福”: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草编的足球、自制的玩具、见到现代文明——相机之后的好奇、大自然的馈赠——尼罗河、美丽的晚霞、漫天的繁星…… ![]() ![]() 这些肤色黝黑的人们,在如此的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达成内在的平和与幸福,他们的生活就不单只是符号般的苦难,还蕴含着伟大而坚韧的精神力量。 ![]() 相形之下,我们的焦虑、患得患失——作业太多、没买到心仪的球鞋、不能随心所欲地玩游戏,是不是显得有些苍白呢?在现代文明的包裹下,在物质不断充裕的今天,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是不是在不断退化呢? ![]() ![]() ![]() ![]() ![]() ![]() 在刘叔叔有“温度”的讲述中,孩子们听到了什么呢?他们又有什么话,想对南苏丹的小朋友说呢?他们对祖国、对幸福的理解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 ![]() ![]() ![]() 不仅仅在南苏丹,在西亚,在拉美,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都充斥着饥荒、贫穷、战争,在那儿,有众多食不果腹的儿童,却没有童年,相形之下,我们拥有太多,不过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数不清自己屋顶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自己的墙壁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人生的坎坷与波澜,个体的生命在现实的洪流中如同一叶小舟,出身与环境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敬畏生命、选择知识与理性、正义与同情,选择追寻内心的平和与幸福,无问西东。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 文案:王少辉 图片:蒋成伟(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排版:潘佳瑞 审稿:潘佳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