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春天里的熊猫

发表时间:2018-04-25 23:52


点击上方蓝字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    

  关注我们

厉害了,春天里的熊猫

   春风和煦,晨光熹微,高一一班的孩子们带着对大自然的好奇,同学们各个精神抖擞,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迈着坚定的步子,向熊猫基地出发。五龙山山上山下一片生机盎然,在清凉的早晨,有着同学们的欢歌笑语,还伴随万物成长的声音!高一一班准备出发!


那一天,我们感悟到的春天

左一凡小组  


    又到了花儿盛开的季节,冬眠的各位也都醒来了,大家互相打了个招呼便自顾自地干起了自己的事情。


    像是那簇花儿,把自己的一年美艳全在这一刻薄发出来献给了在座各位,这也许就是她们的使命吧。

    那些懒洋洋毛茸茸松松软软的大爷们也活动了几下身子,挑了几根美味多汁的青竹自顾自地咀嚼起来,然后用看猴子的眼光注视着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类。看累了,便自个儿去休息了。

    虽然他们都看起来慵懒得不可救药,但是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可都是有着千百万种武艺在身。


一只大熊猫,毛毛的故事

李喆仪小组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毛毛”出生于二00三年九月,雌性,它是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晶晶”的创作原型。体重约一百公斤,健康状况非常好。二00五年11月18日,两年来一直只有乳名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创作原型“毛毛”被正式命名为“福娃。毛毛是为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序列图谱提供测序基因的第一只熊猫,大熊猫基因序列图谱的诞生填补了大熊猫基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从基因组学的层面揭示了大熊猫为什么爱吃竹子等问题。

   1986年5月的一天,小凉山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乡,一只来自大风顶的3岁雌性大熊猫,因下山吃笋,误入人类的地盘,被一群无知的村民追捕。更糟糕的是,有人用火药枪朝它开枪。幸好,这无知的行为被及时制止,受伤的大熊猫被送至成都动物园抢救,取出身上的火药枪弹丸。遗憾的是,这只年轻的大熊猫的右眼中枪永远的失明了。而且那些射入它身上的弹丸,有的一直未能取出,至今仍留在它的身体里。 伤好之后,这位大熊猫再也没能回到山野。她也有了一个自己名字,叫苏苏,以纪念她的发现地苏坝乡。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有不足1600只,这种憨厚可爱,宝贵稀少的动物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种神圣地位。记得小时候我曾在动物园里看到过大熊猫,它懒懒的,旁若无人似的专心啃着竹子,一副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姿态,像隐士,又像深藏不露的大侠,但由于与熊猫距离较远,我终究感受的不太真切。这次的社会实践给了我近距离接触大熊猫的机会,让我对大熊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体会到了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一天的实践参观下来,我们感到收获颇丰。

    在参观完熊猫的栖息地后,我们来到了“母子馆”,看见两只熊猫在吃竹子,其中一只叫“奇珍”,也叫“七针”,这个名字名字很奇怪吧?那是因为它小时候受过伤,伤势很严重,人们把它送到动物医院,缝了七针,精心照顾后才好,所以起了这个小名,此时 奇珍正和另一只熊猫打着玩,它们轻轻的抓对方,推来推去的看起来很开心。

    离开母子馆,我看到一只小熊猫正趴在树上睡觉,身上是棕色的,我想:小熊猫身上的毛怎么不是黑白色呢?正在疑惑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说:“熊猫小时候的毛是棕色的,长大后就和妈妈一样也是黑白色。”我恍然大悟,原来大熊猫的毛发颜色也与基因有关系。

大熊猫基地——大自然中的斐波拉契数列

张 艺 莲 小 组


    数学和几何中存在着一种潜在的模式,扩展到了自然,艺术,音乐,建筑,人类,甚至宇宙星系。神秘的力量用数学几何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大道至简,被称为“神圣几何”这个性质在自然界中,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似乎完全没有秩序的植物彼此相隔的距离或叶子的生长,都被斐波那契数列支持着。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例如一株树苗生长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这次熊猫基地的参观,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大自然中的斐波拉契数列呢!而且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在大自然中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到数学时,我们能够想到的是不仅是冰冷的数字,亦或是一道道复杂无味枯燥的数学高难度训练;更多的则是数学在生活中的美丽与魅力。

    因为数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数学,生活不仅只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还有,美好的明天。

竹林下的自然

陈 文 杰 小 组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在我们的实地观察中,我们发现整个熊猫基地的环境对于熊猫来说较为理想,温度适宜,植被茂盛,不利因素较少,并伴有人工喂养,十分适合熊猫生存。

大熊猫濒危的原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平方千米,减少面积达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栖息地的56%。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

    3、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最多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国家的保护措施

1、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

2、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3、积极开展大熊猫抢救工作。

4、实施重点工程,以保护大熊猫。

5、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6、大熊猫的迁地保护。

      在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顶着烈日,尽管脚都迈不开步子,但每一个同学坚持走完全程,这一次的户外探究,同学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的友谊。高一一班,一路走来,彼此都在乎与自己走过的每一个同学,高一一班,一直在路上!


图文:高一一班    排版:张旭颖    审稿:刁天影

关于我们

咨询热线:028-6524 7782  

咨询热线:028-6162 2555  

学校网址:http://www.rxmpvpt.cn/    

校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街99号

咨询处:学校大门口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