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2月8日举行的2022年秋新都区中学教学工作会上,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被授予“新都区2022年中考质量先进单位”和“新都区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学校李玉秀、李正平、彭倩、田娅莉、冯兆金、魏琼、邹启月、曹鑫等教师获得“新都区2022届初三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这是学校继近几年获得“新都区2018年度教育工作目标先进工作单位”、“新都区2019-2020学年度教学质量成绩显著学校”、“新都区2020-2021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后取得的又一殊荣。
我校初2022届在2022年成都市中考中质量名列新都区“前三甲”,李俊校长在这次新都区中学教学工作会上做了题为《五育并举,落实“双减”,促进教育质量发展》的经验分享和交流。
李俊校长谈到,在2021-2022学年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为新都区实现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于2020年11月到任以后,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系统的思考决策,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师资建设、五育并举等诸多领域入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工作。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方面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寻根新都,文化引领
学校根植于新都文化厚土,以杨升庵为先贤代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王铭章为爱国榜样,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有“世界眼、中国心”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核心价值,铸魂树德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学生灵魂,打好学生底色,“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三)践行 “八好”,习惯养成
德育工作从大处(立德树人)着眼,从小处(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学生每天做到“八个好”:穿好衣、跑好操、上好课、吃好饭、走好路、说好话、扫好地和睡好觉,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知行合一。
(一)落实“双减”,提质增效
学校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落实“双减”,形成课程特色,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创造了一流的校风与学风。
(二)深化课堂改革,建设“智慧课堂”
深化课堂改革,构建起目标引领、问题生成、师生互动、学生深度学习、学生全员参与的“智慧课堂”,不断追求课堂更高境界(常识型-知识型-智慧型-文化型),进而以课堂为阵地、教师为中坚、学生为主体,实现全面育人、增长智慧的目标。
(三)教学管理中坚持目标导向,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精准抓牢三类“踩线生”(高线、中线、一次性合格),定期召开分层学生会,加强个别帮扶,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四)开设“五龙讲坛”
开设“五龙讲坛”,常态化地邀请院士、大学教授、科学家、各领域精英和各种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提前接触各种前沿知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式、思维方式,达到对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平台,提升境界”的教育效果。
坚持上好体育课,坚持跑好早操,开展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天在校体锻时间不少于90分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进取精神、团队意识,辛苦而“心”乐,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办好综合运动会等校本赛事,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各项体育赛事,勇争体育荣耀,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体会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开设灵活多样、凸显学生自主性的体育模块课程,因材施教,张扬个性;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努力提升学生的疾病抵抗力、环境适应力、运动耐劳力。
学校加强艺术教育,抓好美育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提升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育正确价值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其艺术修养。
依托校园劳动实践基地“九农园”常态化开展农业劳动教育(劳动课上课表);以农业劳动为核心,构建涵盖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志愿服务性劳动的劳动课程谱系;通过劳动课程实践、劳动教育教研、编制劳动校本资料,培养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劳动教师队伍;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的边界,强调学科渗透劳育、劳育渗透学科(九农园里的科学、九农园的水利等)。
李俊校长的主题分享系统介绍了我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创新的多元举措及其成效,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实外五龙按照自己清晰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队伍团结,管理科学,师资优化,已经形成了校风纯正,教风严谨,学风浓厚的校园文化,学校正朝着既定目标鼓帆劲航,争取再创佳绩!